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基层干部要多学“蒲扇”文化

2019-09-06 11:24:38    来源:中国青年网    访问:    

“蒲扇难登大雅堂,遮阳挡雨也寻常。”蒲扇在中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但由于其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外观朴素,没有“轻罗小扇”的雅致,更无“诗画折扇”的风流,一般只适合平民百姓使用。“蒲扇”中折射出的是最淳朴的民风乡情。但是,不管是“遮阳挡雨”还是“扇风驱蚊”,“蒲扇”的实用价值都不逊于那些精巧别致之“扇”。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蒲扇”基本成了“基层干部”的象征。夏天,群众远远看见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手摇蒲扇的人走来,就知道那是“公社干部”下村了。

不错,那时的基层干部们,确实经常来到田间低头,一边摇着“蒲扇”,一边与老百姓说说话,甚至做点活,有时还开开玩笑,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这朴实无华的“蒲扇”中,似乎还蕴含着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其实就是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在情感上的高度“契合点”,包含着与群众打交道应当具备的形象、融入百姓的语言以及其他群众容易接受的沟通方式等。掌握了这种基层工作中的“蒲扇”文化,十分有利于群众工作的开展。

《人民日报》曾刊文说,在某贫困村调研,一位老乡如此评价村第一书记:“人家城里的干部就是不一样,讲起政策来都是‘一二三’,一套一套的!”乍一听像表扬,仔细体会,话里有话。“城里干部”们往往生在城里,长在城里,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文字功底深厚,政策理论精通,一讲起话来就“一套一套”的,确实体现出了厚重的“文化”。然而,这样的“一套一套”对最基层的农村人来说,有时候只能得到个“不简单”的“好评”,而具体讲了些什么,就令人深思了。这正是缺乏了基层中的“蒲扇”文化。

不管是从城里选派到各村的“第一书记”,还是大学生村官或是选调生,都肩负着时代重任,倘若少了“蒲扇”文化,一副高高在上的作派,在百姓面前“官腔”十足,又怎么能真正走进群众,与群众建立起鱼水之情呢?造成这般局面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没有很好地实现角色转换。而要真正把政策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蒲扇”文化,首先要从观念的转换开始,要放得下自己的“身价”,以质朴的形象、通俗的语言和真诚的行动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做群众的一员,工作开展起来就顺风顺水了。

再回头说上世纪的许多基层干部,下田能插秧,上岸能办公,具备着“干部”与“农民”的双重本事,因此与农民谈得来。那么,是不是说要求现在的每个“城里干部”都必须要手拿“蒲扇”,还要学会种地耕田呢?那倒不是!你把自己当村民一员,村民就把你当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就像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生前就常与村民一起蹲田埂、拉家常,有时还与农民“抬杠”,被称为“一点也不像省城来的干部”。这位“不像‘城里干部’”的“城里干部”,却成就了基层干部的最高境界。

拿上“蒲扇”,多说土话,“城里干部”才更容易亲近农民,所讲的的道理才能让大家听得进、记得住、愿照做,好政策也才容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蒲扇”只是象征,内涵值得深思。这套“学问”不同于其他的学业,光靠临阵磨枪式的“突击训练”是不成的,而要将“蒲扇”里渗透的工作理念在实践中根植于灵魂深处,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才会与老百姓“心有灵犀”,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蒲扇”文化并不深奥,但确实是作好农村工作的基本功,但愿基层干部们能人人学习“过关”,在“蒲扇”文化中成就时代风流。(文/何竹梅)

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黄自怀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