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筑巢引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地

2018-04-18 18:03:57    来源:中国艺术网    访问:    

——专访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化践行者张珈铭

他是中国金蔷薇影视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他领头筹创了塞班国际电影节,并担纲执行主席;作为深圳影视产业联合会第一任秘书长,他发起金蔷薇奖电影导演大赛暨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影行业新秀。

此外,他还是《我们的十年》、《发条城市》、《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灵魂的救赎》等多部知名影片的出品人和制片人。如今他躬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惠州,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影视制作工业中心” —中国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他就是中国知名制片人张珈铭,出生于湘西南历史文化古城—武冈的他,有着湖南人身上典型的踏实苦干精神。

沉浮电影圈18载,一直为助推粤港澳电影产业化砥砺奋进。张珈铭说,为电影追梦人圆梦是最大的快乐 。

热爱港片寻梦电影路

张珈铭早期照片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香港电影横扫内地,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纵横四海》、《英雄本色》、《算死草》等,更是深受那时无数青年的喜爱。尤其以小马哥为首的英雄人物塑造,成了争相效仿的对象,张珈铭就是其中一位痴迷者。

16岁那年,热爱香港电影的张珈铭,不愿子承父业,而是学起了《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选择了辍学,大胆南下闯荡“江湖”。

张珈铭带着他的电影梦,只身来到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深圳追寻自己的影视梦想。然而,这一切谈何容易,刚出校门的他身无一技之长,也没有专业基础。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到一家群众演员公司,跑起了龙套。

这期间所遭遇的困难与阻碍,远比电影故事精彩。每天白天出去跑剧组,看有没有机会当群演;晚上就睡在废弃的烂尾楼里,三餐不饱,运气好的时能领到剧组一份盒饭、运气不好就只有饿肚子了。有时为了一个只露背影的角色都要等三十个小时。但张珈铭却从不觉得累。“当时要等到一个角色很不容易,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特别认真去演。”张珈铭告诉记者,怀着对电影的梦想,他硬是坚持了下来。

那时跑龙套一天约30块钱,钱虽不多,能勉强维持生活。但张珈铭对电影的追求不止于此,完成自己角色演出之余,他就在拍摄现场观摩别人是怎么演戏的,琢磨如何提升自己的演技。

另外,手脚勤快的他还在演戏之余,做一些导演和群众演员对接的业务,顺利获取部分报酬。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的他,把辛苦积攒的积蓄全部拿去进修表演,就这样,他的演技得到大步提升。

从背影到露脸,从龙套到配角,再到主角,张珈铭慢慢地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并且一步步成长为知名影视制片人。

转型幕后甘当筑梦者

电影《我们的十年》开机仪式

2004年,大多数业内人士选择北上,张珈铭却坚持留在最初追梦的地方。当时不少人都对他说,广东是片“文化沙漠“。不适合影视公司发展。但张珈铭不这么认为:“好莱坞当年不也是一片荒地?有谁敢断言广东以后不会变成第二个‘好莱坞’?我希望在广东打造一个中国的‘好莱坞’!”

就在演技得到大众认可、事业稳步上升,本该在银幕上大展拳脚的张珈铭,却突然中止了自己的表演事业,转为幕后制作。从场工做到制片主任、制片人、出品人,他在影视圈内尝试多种角色转型。

在做副导演时,张珈铭看到很多新演员来面试,有太多像他一样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初的自己。回想起自己当初的艰辛,张珈铭非常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帮助这些有梦想的年轻人。

金蔷薇奖颁奖盛典现场

张珈铭与刁亦男出席金蔷薇奖颁奖盛典

随后,张珈铭成立了深圳市金蔷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发起金蔷薇奖电影导演大赛暨新锐导演扶持计划,主旨定位为:“中国梦、导演梦”。由金蔷薇影视公司与十几家影视公司,以及陕西卫视、亚太卫视、腾讯视频等联合主办。第一季赛事2014年3月在深圳启动,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家级的权威机构作为联合支持单位。2015年1月,颁奖盛典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尉迟琳佳和杨舒主持,杨步亭、王家卫、非行、于冬、张佳家、马伟豪、刁亦男、马苏、光良、水木年华、许巍等影视娱乐圈名人助阵支持。

“最开始转做幕后是为了学习更多东西,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要做制片人。慢慢发现自己原来在幕后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正式转做幕后。”谈到转型,张珈铭如是说。

通过不懈努力,由张珈铭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我的母亲》获得加拿大中国电影节“金枫叶”最佳影片奖,电影《剩男圣女嗨起来》荣膺2015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同时,由其担任出品人兼总制片人的青春片《我们的十年》影迷口碑不错。另一部黑色喜剧《发条城市》也成为2016年度口碑佳作。联合出品的《鬼吹灯之云南虫谷》(非行导演版)目前也正在后期紧张制作中。

此外张珈铭担纲总制片人,由王迅和黄小蕾主演的,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制作的《灵魂的救赎》也已经拍摄完毕,将于2018年底全国公映。联合出品的另一部大制作,由非行导演的《全民危机》也在筹备中…

打造粤港澳影视工业制作中心

中国(惠州)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实景图

随着华语电影越发火爆,北京、上海的电影产业化日趋完善,揽聚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而广东电影产业却仍处于“萌芽”状态。

连续十四年蝉联国内票房地区冠军的广东,2017年,票房收入一度占到全国总票房的14 %,收入高达80亿。然而票房市场如此火爆的广东,电影生产制作产业却不足10亿元,市场缺口相当大。

早已把广东当做第二故乡的张珈铭,一直有着为"打响广东电影品牌"贡献应有力量的想法。随着国家战略规划粤港澳大弯区的宏伟蓝图出炉,更加坚定了张珈铭在广东建立影视工业产业化基地的信心。打造粤港澳影视制作产业基地,为粤港澳三地电影人搭建集影视创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为一体的影视工业化大平台,成了张珈铭心头挥之不去的最大梦想。

摄影棚实景图

粤港澳影视制作中心二期规划图

广东经济活跃、资本强劲,同时毗邻香港澳门,影视文化根基雄厚。只要搭建好平台,让更多粤港澳电影人能从“北上”回归广东进行创作、拍摄,那么广东电影产业化的春天将不再遥远。

为搭建影视文化产业平台,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电影人才、影视项目及电影公司落户广东,加快广东电影产业化的步伐。2017年,张珈铭掌舵的金蔷薇影视集团携手惠州帝尊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中国(惠州)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总规划用地680亩,投资预算超30亿人民币。

基地分为粤港澳影视制作中心、粤港澳影视原创中心(IP孵化及剧本交易)、粤港澳影视教育中心、粤港澳影视服务中心四个板块。目前基地内的粤港澳影视制作中心已建设完毕,建筑面积近11000平米,可制景面积超过3600平米,同时也可以作为节目录制使用。二期将再建八个摄影棚,将打造粤港澳地区最大的摄影棚拍基地。制作中心配套的后期制作场地等都在逐渐完善中。

张珈铭告诉记者,粤港澳地区要想拥有忠诚度高、专业水准一流的影视人才,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都需要通过不断去拍摄,不断去积累、才能真正培养出粤港澳本土的电影人才。所以,目前已经在筹备惠州影视艺术学校,力争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影视行业台前幕后的专业团队。

《鬼吹灯》系列电影导演非行莅临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为电影《全民危机》勘景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全球电影市场中的香饽饽,世界各国的优秀电影人都愿和中国电影人沟通合作,希望进入中国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只有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有专业的影视制作基地,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从北上城市回归,同时也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剧组前来广东拍摄。”张珈珈铭告诉记者,他希望粤港澳电影人都能抱团发展,搭建更多影视创作制作基地、为各影视剧组搭建更完善的拍摄制作环境及生活的配套服务,让更多的人来粤港澳地区取景拍摄。“剧组多了,粤港澳地区的影视产业自然逐步做出成绩,不管是佛山南海影视制作中心,还是惠州罗浮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粤港澳影视制作中心),我希望通过抱团取暖,共同来发展粤港澳电影工业化。

塞班国际电影节启动仪式现场

冯小刚徐帆夫妇出席塞班国际电影节

张珈铭与北马里亚纳州副州长Hon共同颁奖

2017年7月,塞班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金蔷薇影视集团担任联合主办单位,张珈铭首次担任电影节执行主席。

作为一个年轻的电影节,塞班国际电影节以国际A类电影节为标杆,邀请了中影集团原董事长杨歩亭担任荣誉主席,香港电影教父原金像奖主席吴思远担任主席,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始人及主席金东虎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主席李前宽担任联合主席。

颁奖典礼于2017年12月在塞班举行,冯小刚、徐帆、于冬、张涵予、吴刚、郭涛、张翰等国内影视名人悉数出席活动,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摘获了最佳影片。

“2018年广东电影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峰会”大合影

2018年广东电影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峰会现场,香港著名电影人、《风云》《中华英雄》等知名电影的主创—文隽及珠影集团副总经理黄昌宁纷纷表达要共同推动发起粤港澳大湾区电影节的想法。筑巢方能引凤,除了加强影视基地建设,张珈铭也迫切期望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创建一个属于大湾区自己的电影品牌活动,一个真正属于大湾区电影人的交流展示平台。

作为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也是影视从业者的张珈铭说,邵逸夫是他这一辈子最佩服的电影人。他希望自己像邵逸夫当初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发展一样,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继续为更多电影追梦人提供更为广阔的圆梦舞台。

[责任编辑:李慧芳]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