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伟大的学校一定存储着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带着生命气息,成为师生生命的温暖港湾,成为文化精神的传承地,成为厚载每个生命的故事书。
在湖南大学的校园,不论寒暑,每当清晨,你会发现这样的场景——一群晨练的队伍不断有人加入,他们的动作时而像猛虎,时而像笨熊,时而像灵猴,时而像飞鸟,形态奇异,动作舒展,蔚为美观。这便是享誉校园的“晨戏五禽”健身队,为首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博士生导师田祖国教授。一起锻炼的除了体院学生,更多的是其他学院的学生,甚至还有食堂师傅、退休老人。自从田祖国教授在师生中提出“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的口号以来,参与晨练的人越来越多。
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扬的大道上,田祖国教授是信念坚定的宣传员、执着奔跑的火炬手!如何让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育触手可及乃至蔚然成风,湖南大学田祖国教授以他的不懈追求和众多业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身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入选了“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百佳最有影响力学者”,主持完成民族传统体育各级各类课题 20余项,发表论文 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专利授权17项。秉承授业导师“传承文化、献身教育”的谆谆教导,遵循业界前辈“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事业情操,投身体育教育已逾21年的田教授,授业本科生3000余人,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 33人、博士生 3人,已成为业界拥有良好声誉和众多粉丝的大V。
师德,是他成功的基石
教育者需要怎样的情怀?用俞敏洪的话说:“做教育,首先是做影响人和培养人的事业:影响人的生命态度,培养人的人格品质”。种树先养根,育人先育心。田祖国教授一直在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正如学院书记尹新评价说“师德标杆,学术灯塔”。体院研究生会主席邹明宇则用三个词概括了田教授的为师之道:“因材施教、视如已出、平易近人”。在学生任海巍心中,田教授是他人生路上影响最大的人:“田老师具有崇高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就算生病住院,也不会拖欠对学生的教导,他治学严谨,敬畏学术,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一直用无声的语言,给我们讲最励志的故事和最朴实的道理,以他自己的勤奋认真和宽厚的心胸境界,春雨润物一般影响着我们成长。”最常被“点名”的高凌云,却是最感激他的一个。她对自己导师最为深刻的印象:待徒如子。“从初来乍到的心比天高到渐渐沉淀懂事后的不骄不躁,从刚愎自用到虚怀若谷,老师的谆谆教导至关重要,田老师没有抹杀掉我们并不太切实际的梦想,用他能给予的包容为我们保留着更多的成长历练”。她的心声其实也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师德才是最可贵的珍品。在已毕业硕士生但勇和唐强心中却有着“师恩如山”的深情感悟,但勇说“如师、如父、如兄、如友”。唐强回忆求学生活:“田老师给予我们学生最大的财富是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三流的教师讲授知识,二流的教师传授方法,一流的教师引领思想,田祖国教授正用他“一流”的为师之道践行自己的教育情怀。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田祖国深知:“示范即领导”、“身传大于言教”。给团队注入新陈代谢,给学生植入发展理念和竞争忧患,使之化为自觉的意识和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是教育艺术的终极境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着和谐的师生情感,真挚的事业情怀,愉悦的教学情境。
学习,是他致胜的法宝
田祖国教授是湖南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学访问过美国、英国、韩国、巴西,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首位博士后。阅读是田祖国教授从青涩懵懂的本科学习开始就养成的生活习惯,读遍了湖南师范大学南苑图书馆的书籍之后还成为了北苑图书馆的常客。每到一个城市出差或旅游,图书馆是他必去的“景点”。他为探究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史曾跑遍了中国所有的百年历史大学,也曾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坐了几年的“冷板凳”。为搜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到大江南北调研,到各地查阅地方典籍、地方志,和他的团队一起整理撰写了500万字的研究报告,并创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网”,获得专家高度认可,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优秀”结题。即使已是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依然坚持博览群书、潜心学术,坚持“阅读是生活必需品”,常常出现在图书馆、阅览室、岳麓讲堂、博士论坛。
教学,是他钟爱的事业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抓住课堂,制胜课堂,永远是教学最根本的功课。田教授注重强调价值引领,精选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本土性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课程改革实现教材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方法的健全、教学方式的多样等,将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课内外活动体系中:以体育课程形式传授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以教材建设形式提供理论学习材料、以网络数据库形式提供网络学习平台、以兴趣社团形式提供课余活动场域、以课外辅导站形式提供兴趣爱好巩固交流平台,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本科生教育中,他教授过《体育概论》《运动选材》《足球》《民族传统体育》等课程,在教学中把“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做到有机统一,加入了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最新政策、手机体育 APP应用、体育研究成果等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反映知识增长因素和趋势的内容,不断扩展体育思政要素。先后主持完成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大学体育课程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湖南大学体育教学综合改革》《新生体育第一课》《体育理论大讲堂》,主讲湖南大学通识文化选修课程《足球欣赏与文化》,出版本土特色教材《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助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体育文化精神的弘扬传播,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运动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作出了贡献,有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研究生培养,结合时代特色提出“每周五个一”的培养模式:每周看一本书、每周撰写一份读书笔记、每周参加一次学术活动(学术沙龙或专题讲座)、每周参加一次专业技能实践、每周参加一次团队研讨活动。这些举措培养了研究生的学研习惯、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正如俗话所说“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湖南大学体育研究生的创新、科研、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毕业生倍受欢迎,近几年来就业率100%,多数毕业生进入大中专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政府机关工作,桃李满园竞芳菲。
科研,是他腾飞的彩翼
教学质量要提高,教育科研要先行。他常说:“社会发展与日俱进,不进则退”、“创新是一个团队的生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他的科研教研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培养人的过程。作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发起者和组织管理者,他带动了团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申报以及教学竞赛等工作,自上而下,由点及面,营造出良好的团队文化和科研学术氛围。以项目形式培养学生,使其在实践中通过国情调研、社会服务等形式培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多走多看,常思深悟。他精心设计社会实践,在暑期带领研究生进入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和四川、重庆、湖北的部分县市进行项目调研,搜集整理和开发优化体育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育学生能力。“爱折腾”的田教授,以润物无声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形成了一套个性凸显的体育文化新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创举,健全了体育文化的教育模式和课外活动体系,增进了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引领了前进方向,搭建了交流平台,以其博学广闻的文化素养与温良谦让的待人接物态度,不断染濡着周围的人。为团队争取了更多的成长机会,打造了更大学习平台。
仿佛一股劲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又如一条鲶鱼,激活了一缸沙丁。这些年来,田教授边教边学,边学边研,边走边唱,无论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他都收获了满满的欣喜和快乐。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 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 5项、厅局校级科研教改项目 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余篇(其中 33篇 CSSCI),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 4部、教材 2部,授权专利 17项,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 10余项,参加包括奥运会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国际体育历史与文化大会、东亚体育科学大会、国际华人体育健康协会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10余次。在中国知网上,以“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旅游”为关键词,知名专家分别位列第12、7、5、3、1位。为拓展体育研究领域、完善学科方法论和理论体系、推进体育学科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和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丰厚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体育文化遗产,改善人们体育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体育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引领,是他能力的展现
一名管理者+研究者,不只是运筹帷幄的领头羊,还是学科前沿领域的拓荒者,更是事业航船上的瞭望者、社会责任的承载者。问及此人,院长王祚亮介绍说:“田祖国教授是我们从众多青年才俊中考察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的事业心,成果丰硕,为人谦恭,勇于担当,善于创新。担任学院副院长、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带头作用,作为副院长,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和团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副书记周宁玉、副院长黄文武、研究部主任吴江萍等众多同事都纷纷点赞:“朴实的教育先锋”“亲密战友”“不可多得的人才”“台柱子”“民族体育大专家”“良师益友”……美好的形容词如鱼吐泡一样一串串冒出来。李晓东教授说:“田博士是学院领导中年龄最小、成就显著的热心人,年轻的老师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帮助。他指导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训练竞赛、科学研究诸方面取得了丰硕成绩:郑紫亚、郭纯、范小君分别获得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和省大运会冠军,马纯英、范小君、戴兴鸿获得省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冷新科、崔迪成为硕士生导师。”
进取,是他永恒的追求
思想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远。他对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大众化研究情有独钟。立意高远,关注三农,搜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乡土体育素材,探索健康中国、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体育困境破解之道和农民体育发展路径,激发团队家国情怀进行中华体育保护、开发与运用。传授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时传播中华符号、叙说中国故事。从传统养身医学角度进行“体医结合”深度融合研究,尤其是将中医养生学中的诸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导引术等我国优秀的传统保健理论、健身运动融入到运动处方当中。视野开阔,面向世界开展中华传统体育国际影响力研究,提升文化自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等要求低,受限小,民族性、娱乐性、趣味性高,是开展趣味休闲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普及潜力巨大,积极开展学科发展、创新团队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探究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建设、体育场馆信息化、社区体育服务模式,挖掘与渗透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中对体育项目内涵精神、价值观的传承创新,设计专业性强、高品质的体育思政课程,创建特色鲜明的中华精神文化精品课程,向全国普及推广向国际传输传播。
这就是田祖国,从不懈怠,从不盲从,从不保守,从不自满,从不止步。
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焕发新的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并且期待,美好蓝图终将实现。许多优秀传统体育将通过与学校教育深度结合得以流芳百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髓将通过国际传播得以传承发扬,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肖可、罗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