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至28日,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食尚道滘队”来到了东莞市道滘镇,针对道滘粽传播面受限,年轻一代对道滘粽制作手艺了解程度一般等现象,团队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并且始终以现实导向,亲自线下走访,运用现代数字媒体进行分享,希望道滘粽成为道滘镇的亮丽名片,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01
“道滘粽是时代的缩影,见证了道滘镇的历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7月26日,在道滘镇团委的帮助下,团队到达道滘裹蒸粽文化馆进行参观了解。场馆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道滘粽常见的口味,道滘粽在划龙舟时的盛况,以及制作道滘粽全部步骤等。而且,负责人点出道滘粽至今约有2500年历史,在上世纪30年代,道滘人叶潮进行改良,让道滘粽成为道滘镇一大特色。
图为道滘裹蒸粽文化馆陈列的多种口味的道滘粽。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文化馆里,道滘粽的元素随处可见。
在一进馆前,就可见许多道滘粽层层叠好放在篮子里,人们美好的祝愿或许也寄托于此。
进到文化馆里,一幅巨大的画可以瞬间吸引你的注意力,那是道滘粽制作流程的画面,清晰反映了道滘粽在道滘人生活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展示真实完整的时代风貌。
图为文化馆里面的做粽子的壁画。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道滘粽永远不只是道滘粽,它装下了历史赋予的印迹,令人回味。队员在文化馆内,仔细浏览,临到走时,依然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02
“道滘粽,不仅满足人们的食欲,更多的是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回忆。”
“你喜欢甜粽还是咸粽? ”这个问题似乎困扰了许多朋友。可道滘粽却可以给人带来独一无二的感受,因为道滘粽,有独特风味,用咸中带甜的口味征服了一大批“吃货”。要制作美味的道滘粽,必须把选材、裹粽、煮粽这几个步骤认真细致完成。这是团队亲自体验包道滘粽,并与有制作道滘粽十几年经验的师傅交流得出的结论,师傅更是特别强调:“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做出好成品。”说道这里,师傅有些怀念,或许是师傅与乡亲邻里的回忆涌现而出吧!
图为在沙发时采访的照片。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选材:选用上好的五花腩肉、绿豆、晶莹剔透的上等咸蛋黄、加有白糖的糯米等。
裹粽:道滘粽全名又叫道滘裹蒸粽,一般用6块粽叶,先用2块粽叶折叠成“漏斗状”,放入糯米、绿豆、咸蛋黄、五花腩肉,然后依次用绿豆、糯米覆盖,两边分别用2块粽叶包裹,最后用东莞咸草绳扎紧。
图为成员正在跟着师傅学做道滘粽。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煮粽:煮粽必须注意掌握火候,一开锅时,馅料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糯米粒粒分明,整体饱满,是外观美与品质好的结合体。
队员始终秉承谦虚认真的态度向师傅学习,事后回想,队员们不禁感叹道:“看起来简单的手艺,也要经历数十年的积淀,才能成为美味。”
03
“制作道滘粽,是一门手艺,要探索如何传承与创新。”
为此,7月27日上午,团队专门主持策划了大学生交流座谈会。围绕 “道滘粽制作手艺如何传承与创新发展”这一议题,大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时,用手中笔墨,于纸张之上,刻下了自己的观点,为他们心中的道滘粽画下了一幅幅图。在场的大学生更是积极主动发言,其中一位同学进行总结:“第一,开展包道滘粽的线下体验活动,目标不仅仅是小学生小朋友,也要考虑到大学生。第二,传承道滘粽制作手艺,必须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承与创新。”这场热烈的讨论会,为道滘粽制作手艺的传承问题提供了思路。
图为主持人正在讲解裹粽。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小小的指导老师,教导小朋友们如何道滘粽。小朋友们抱着极大的兴趣,虽然一开始手法可能有些稚嫩,却依然不会放弃,整个活动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每每以笑脸面对大学生,甜甜地叫:“哥哥,姐姐。”队员从上一辈手中接过了传承,教导
小朋友学习道滘粽,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传承”的种子,终有一天会成为参天大树。
图为成员教小朋友做道滘粽。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图为活动结束后的合影。食尚道滘队成员 陈淑媚 供图
有人说,制作道滘粽已经实现科技化、规模化。但制作道滘粽的手艺也不应遗失,它不只是传统手艺,还具备代代相传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