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选购面膜学会看标签标识,做化妆品成分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容时尚的追求,面膜已成为护肤产品中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个品类。所以,面膜的安全性和功效性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据了解,当前消费者对面膜关注度最高的指标为补水保湿度、敷后感、服帖度、面膜纸的剪裁及面膜纸承载精华液的量。
同时,综合我国各地食药监局及欧盟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面膜最为常见的是非法添加激素、微生物超标等安全性问题。为给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消费指引,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特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选购篇
学会看标签标识,做化妆品成分党
标签标识是化妆品的“简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标签上有很多强制要求标识的信息,除了大家熟悉的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保质期、净含量外,还有成分列表等。可通过查看成分列表来判断产品功效,比如透明质酸钠是保湿的,烟酰胺是美白的,洋甘菊是舒缓的等。此外,还可识别出易引起皮肤过敏的成分,比如甲基异噻唑啉酮、甲醛及甲醛缓释体等。较为常见的甲醛缓释体防腐剂有咪唑烷基脲、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DMDM乙内酰脲等。敏感肌肤或面膜使用频次较高时,建议通过查看产品成分列表避开含有以上易致敏成分的面膜产品。
谨慎使用含有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的面膜产品
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副主席滕卫平教授发布的《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中国20年》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碘营养充足国家。碘是甲状腺疾病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碘的过量摄入会引发很多问题,危害身体健康。
IPBC是一种化妆品常用的含碘防腐剂。由于面膜产品的使用频次相对较高,消费者在使用含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面膜产品时,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高频次地摄入碘。因此,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含有IPBC的面膜产品。
使用篇
敷用面膜后,不要迷恋肤感,配合使用乳液或面霜保湿才是硬道理
敷完面膜后,脸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外界光线更容易透过皮肤表层,所以皮肤看起来通透细滑,饱满有光泽,很多人迷恋这种美妙的肤感。但是,面膜敷后一段时间后,皮肤含水量便会急速回落,几乎接近未敷前的水平。因此,敷完面膜后,建议搭配使用乳液或面霜等护肤品,将水分锁在皮肤中,达到持久保湿的效果。
敷完面膜后到底要不要洗脸?建议洗掉
敷完面膜后到底要不要洗脸?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大部分人都在洗与不洗间徘徊。不洗?绝大多数面贴膜配方都是按照停留型产品设计,用料与面部精华一样,理论上可以不洗(明确注明要清洁的除外);洗?普通人脸的面积是300-400cm2,按照2mg/cm2计算,正常精华的用量在1g以内,而一片面膜精华量在20g左右,停留在脸上的量不少于一半,这可能带来防腐剂,有害物质等风险物质的暴露。此外,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脸上的粘稠感会更重,让剩余的精华液一直停留在面部,感觉会很不舒服,因此敷完面膜后建议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