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红色薪火传圣地 青春禁毒护净土——延安大学数计学院“红盾禁毒”社会实践团队

2025-07-28 10:40:5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深入贯彻国家禁毒人民战争部署,筑牢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防线,延安大学数计学院“红盾禁毒”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3日至17日深入宝塔区,以“进社区+进校园”双轨模式,开展禁毒宣传系列活动。团队立足延安革命圣地,聚焦基层禁毒需求,通过分众化宣讲、沉浸式科普、精准化调研,将禁毒知识送至千家万户,为守护“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社区与校园环境注入青春力量。

7月13日至14日,团队首赴上城二号社区设立流动宣传点,发放禁毒资料400余份、主题环保袋200个、宣传扇100把,覆盖居民超500人次。通过有奖竞猜与面对面讲解,重点揭露新型毒品伪装形式,引导青少年识毒拒毒。定制宣传品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实现“无声胜有声”的宣教渗透。15至16日,团队深入文苑社区与杨家岭北苑社区开展流动宣传,在广场楼栋发放手册并预告活动信息,居民反响热烈。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教:面向老年人结合真实案例警示毒品对家庭的摧毁,强调“不轻信偏方、不贪小便宜”;为青少年剖析“电子烟”“彩色药丸”等新型毒品隐蔽性及社交陷阱;向中青年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法律后果,强化公民责任共识。同步开展需求调研,围绕“认知渠道”“毒品识别”“线索处置”“宣传建议”四大核心问题收集反馈,为活动优化提供依据。

17日,活动延伸至校园阵地,陕西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干警走进延安大学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常见药品包装厘清“麻精药品滥用即毒品”的边界,结合大学生涉毒真实案例揭示“邮票”“开心水”等新型毒品伪装性及法律后果。仿真毒品展示台前,“奶茶”“彩虹烟”等伪装模型引发学生惊叹,直观筑牢识毒防线。干警疾呼学生警惕“提神”“减肥”陷阱,对陌生食品坚决说“不”。

五天系列活动覆盖居民、学生超千人,形成“社区-校园”禁毒闭环。团队创新“分众宣讲+精准调研+沉浸体验”模式:在社区将法律条款转化为家常话语,让环保袋、宣传扇成为移动课堂;在校园以仿真毒品撕开伪装面具,用同龄案例唤醒警觉。“禁毒不是口号,而是守护万家灯火的行动。”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普及面,让“红色盾牌”闪耀在全民禁毒防线最前沿。(作者:孟奕萱)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