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3日,鲁东大学薪火能源宣讲团走进楚祥社区、康和社区、塔山社区,为社区青少年开展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践行双碳使命”为主题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普课。活动依托学院能源动力、电气工程学科专业优势,将“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与双碳知识科普深度融合,通过“认知 — 实践 — 升华”三阶模式,推动精神传承与专业科普有机结合,引导青少年在学习中涵养担当精神。
专业赋能,筑牢精神传承与双碳科普融合基石
宣讲团志愿者以“两弹一星”元勋在核能源领域自力更生、协同攻关的奋斗历程为切入点,系统讲述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突破技术封锁、攻克核技术难关的历史:“当年科研工作者在戈壁荒漠中矢志钻研,以‘敢为天下先’的闯劲突破技术壁垒,这种精神与当下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攻坚一脉相承。”
结合专业特色,志愿者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双碳知识:通过简易电路模型演示电能来源,对比火电、风电、光伏等能源的碳排放差异;以动画形式呈现智能电网在优化能源分配、降低损耗中的作用,将“碳达峰”“碳中和”转化为具象化的技术实践。同时,志愿者结合学院在储能技术、新能源并网等领域的研究方向,介绍新时代科研工作者传承“勇于登攀”精神的实践:“学院科研团队在高效锂电池研发、智能节电系统设计等方面持续攻关,正是以技术创新响应‘双碳’目标,践行先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互动环节中,青少年结合所学知识分享“低碳行动承诺”,将专业认知转化为实践自觉,展现出对能源科学与绿色理念的深刻理解。
深化育人实效,凝聚青少年成长力量
本次活动是学院“专业实践 + 精神传承”育人模式的具体实践,通过专业特色赋能,让“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鲜活的载体,使青少年在掌握双碳知识的同时,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担当与坚守。
后续,宣讲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专业科普 + 精神传承”品牌建设,通过社区实践、校园开放日、线上科普云课堂等多元形式,扩大科普覆盖面,引导更多青少年了解能源科学、践行绿色理念,在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提升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为培养新时代绿色发展践行者奠定基础。(通讯员 焉维维 姜嘉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