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湘中大地被40℃高温炙烤,橙色预警持续生效。当热浪裹挟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娄底市城管执法支队城东大队的“城管蓝”们不仅顶着烈日维护秩序,还带着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药品,为街头摊贩“送清凉”。这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是城市管理从“刚性执法”到“柔性服务”的理念转变,更是对“民生无小事”的生动诠释。
高温季恰逢蔬菜瓜果产销旺季,流动摊贩为生计奔波,却也面临着中暑风险。“天太热,就怕中暑耽误生意。”娄星区疏导点的菜农李师傅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户外经营者的心声。城东执法大队没有止步于“规范经营”的管理职责,而是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需求的“痛点”——他们设置便民疏导点,引导摊贩在早晚凉爽时段经营,减少高温暴晒;更带着防暑药品巡查,每递出一瓶药,都附上一句“多喝水、别暴晒”的叮咛。这不仅是对经营者身体健康的守护,更是对劳动者尊严的尊重。
一瓶防暑药,掂量出城市管理的温度。过去,城市管理常陷入“执法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误区;如今,娄底城管用“送清凉”的举动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再是“猫鼠关系”,而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当执法人员帮摊贩搬挪物品、整理摊位,当防暑药品递到汗流浃背的经营者手中,隔阂在善意中消融,理解在关怀中滋生。这种“执法+服务”的模式,让城市管理不再是冰冷的条文执行,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民生实践。
供稿 | 实习大学生吴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