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段镇以培育群众性文化团队为抓手,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惠民演出活动。4月26日,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统筹引领下,联合徐州工程学院专业力量,组织百余名本土文艺骨干开展了校地共建文化惠民活动,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模式,为基层群众奉上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五段镇创新实施“新时代农民文化艺术团培育项目”,整合乡土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退休文艺工作者、农民文艺爱好者等多元力量,组建涵盖百姓名嘴故事汇、舞蹈团、戏剧社、非遗展示等表演内容的“新时代农民文化艺术团”群众文化团队。通过“传帮带”机制,邀请高校专家、县直单位专业团队开展戏曲身段、民乐演奏、舞蹈编排等专项培训,培育出“五段民乐团”“汉韵戏曲社”“向阳舞队”等10余支共200余人的特色群众文化队伍。此次参演的《运河的风》《让快乐在五段飞花点翠》等原创节目,均由村民自编自演,生动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活动以"文化走亲"形式深入基层,创新推出三大惠民板块。一是经典传唱,老中青三代同台演绎红色歌曲联唱,用《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时代金曲传承红色基因。二是非遗传承,徐州工程学院舞龙舞狮队身手矫健,激昂的音乐声中,巨龙在空中蜿蜒翻腾,灵动的狮子跳跃打滚威风八面,传统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彩。三是文明播种,通过三句半《移风易俗树新风》、小品《婚事新办》等寓教于乐的节目,润物无声传递文明理念。
五段镇文化站长表示:“我们坚持群众舞台群众当主角,今年已经举办'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文化惠民演出10余场,真正让文化服务扎根基层、遍地开花。”
演出之余,五段镇本土艺术团队与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团队分享了各自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经验,同时探讨如何将民乐和戏曲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建立"乡土素材库",将本地文化特色、农事劳作、乡风民俗转化为艺术创作元素,创造出更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通过和专业团队'结对子”,我们的广场舞队在舞蹈编排、音乐动作选配等方面有了更好地指导,节目质量提升看得见!"广场舞队队长霍道林老师兴奋地分享。
五段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文化服务从'政府端菜'转向'群众点菜',通过建强群众文化队伍,真正实现文化惠民'零距离'、服务群众'心贴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