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

2025-04-18 09:30:3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强调,要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创新是文明进步的灵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动力。唯有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支撑、以文艺创作为载体、以科技赋能为抓手,才能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让中华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革故鼎新,双轨并驰,构建文化创新的制度基石,为“一池春水”注入源头动能。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创新的根本保障。一方面,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破解制约文化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如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改革的重点在于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鼓励文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引导其承担社会责任,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只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向奔赴”,才能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百工协奏,合璧启新,构建文化创新的良好生态,为“一池春水”注入活力因子。文艺创作是文化创新最生动的实践表达。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是孕育时代经典、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关键路径。一方面,要完善创作引导机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平台搭建,鼓励创作者扎根人民、观照时代,创作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高度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要优化组织协调机制。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合作,整合作家、艺术家、技术团队等多元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创作格局。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机制,促使文艺创作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跃升”、从“高原”迈向“高峰”,构建更科学更深度的创作生态。

数据为墨,算法作笔,构建文化创新的科技舞台,为“一池春水”注入数字浪潮。新时代以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新技术新方式新理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探索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不仅是提升文化生产力的技术需求,更是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消费链条。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复原文化遗产、借助虚拟现实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等。另一方面,要保持科技赋能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研发与文化需求精准对接;培育“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破解跨界融合的人才瓶颈;完善数字文化治理体系,防范技术滥用带来的伦理风险。通过科技赋能,突破时空限制,将文化产品以更丰富的形态、更广泛的渠道抵达受众,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魅力。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