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内江经开区持续推动政务提速增质效、服务提质纾企困、政策提优重落实、信心提振助发展,进一步擦亮唯美服务营商品牌,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内江经开区航拍
去年,内江经开区升级《工业项目落地全程代办资料清单》5.0版、“首席服务官”服务机制3.0版,护航项目早落地快投产。扎实开展“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走访经营主体4354家,推动解决问题852个、采纳建议534条。首创“全景式”集成审批服务模式,梳理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景式”审批服务事项51项,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分段审批、并联评审、联合验收”,申请材料从121项缩减至109项、办理环节从25个缩减至11个。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高。
围绕降本增效这一核心目标,今年内江经开区聚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降本减负的要素环境、亲商敬商的社会环境,全力做优唯美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聚焦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重点出台《内江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举措》,设置“无证明政务大厅”、智慧税务“云柜台”,组建帮办代办“服务团”,以“线上办”“上门办”“容缺办”实现涉企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都不跑”。组建专班,明确专人线上线下24小时全天候受理企业诉求,并在24小时内作出回应。开通“直通书记”“直通主任”邮箱,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
区政务服务大厅
打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一视同仁对待各类经营主体。落实《四川省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方案》,提升市场准入服务效能。完善企业动态调整和问题处理机制,优化市场准入及退出环境。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用好“信用沙盒”监管,建立涉企执法“安静期”制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完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键举报”平台,打造涉企“一站式、全链条”法律服务专区。建立涉企政策评估机制,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深入实施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等专项治理,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进“枫桥式税费调解中心”和“枫桥式税费争议联合调解室”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首席服务官”在项目现场了解企业诉求
打造降本减负的要素环境
继续落实要素成本减负等11项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等活动,用好“园保贷”等资金,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推动更多企业用气“转供”改“直供”,用好“甜城电管家”服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及时启动全市首个智慧园区5G专网及万兆光网试点建设项目,为园区提供高速、稳定的数字底座。尽快增报820亩土地指标,完成1400余亩土地征拆平整,盘活产业用地1200亩,推行工业“标准地”供应。加快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建安民街南延线等5条道路。
打造亲商敬商的社会环境
一如既往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新联会、企业家创新发展联盟、产业链党委等作用,搭建企业相互交流、抱团发展的平台,实现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妥善解决企业关注的绿化、通勤、亮化、办公、商务休闲、体育健身等问题,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创造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