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至19日,全省人大系统“开春第一班”——湖南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班在长沙举办。学习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对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贯彻落实,把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省人大融媒体开设“贯彻‘三会三文’精神 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专栏,深入宣传报道全省人大系统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的思路、举措、成效,供参考。
新化县科头乡人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全力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推动“三会三文”精神在科头乡落深落地落实。
科头乡人大主席在乡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
坚持标准化建设,联络站点功能更优
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严格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等要求标准化建设了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4个人大代表工作室,突出特色,讲究实效,设施功能实用,设备配套齐全,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创造了便利条件,使站点“小空间”发挥了平台“大作用”。
推进网上站点建设。大力推进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在“智慧人大”平台中上传联络站的简要介绍、驻站代表、工作制度、活动情况等,通过数字赋能,构建线上线下同频互动模式,实现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更加便捷化、进站活动更加智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数字化。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明确由乡人大主席任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副主席任副站长,人大秘书任联络员,配好配强联络站的日常工作力量。联络站现有市人大代表4名,县人大代表12名,乡人大代表74人。联络站定期组织代表进站学习,采取专题学习、政策宣讲等方式,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人大业务等,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坚持常态化活动,代表作用发挥更好
组织代表进站接待群众。落实娄底市人大常委会的“四全四微”工作法,将市、县两级代表安排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全体乡代表按就近原则安排到了4个人大代表工作室接待人民群众。联络站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2024年以来联络站共计接待群众33人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诉求33件,推动解决了29件,正在推动的有4件,转化为代表建议的有2件,解决的速度和实效受到了群众的夸赞,真正做到了在纾困解难上出实招,努力以“小问题”的解决撬动“大民生”的改善。
科头乡人大主席走访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组织代表参加集体活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了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7次,发现问题、推动解决、监督落实。
组织代表融入基层治理。2024年9月14日,科头乡组织市、县、乡部分人大代表召开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代表们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服务人民群众出谋划策。在会上,19个村分别聘请了一名乡风监督员,其中有9名乡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在全乡政策法律宣传、反映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化解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把代表作用转化为了治理效能。
坚持优势化助力,推动产业发展更强
发挥联系群众优势。通过问需、问计、问政于民,为产业发展献计出力。联络站组织代表们走访联系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收集到了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12条,例如“乡村产业群体间如何抱团取暖”“如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如何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等,通过面对面议、点对点提,与群众一起商讨谋划产业发展的出路。
发挥代表岗位优势。通过代表带头干、带领干,充分组织发动群众,助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例如,市人大代表罗朝辉成立了新化县辉妹子蒿草种植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蒿草,制作“辉妹子”蒿草粑,带动了300余名村民就业,解决脱贫户、监测户就业达30余户100余人,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鼓励、推荐市、县、乡人大代表加入新化县科头商会,建立联络站与商会定期会商机制,收集有助于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15条,并联系对接相关部门落实到位,为产业发展排忧解难。当前,全乡种植特色水果2万余亩,果酒、果品、果干等深加工农产品供不应求,逐步形成了“一带三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24年底,在市、县两级代表的支持与争取下,科头乡乡村振兴体验馆在长沙中机国际总部开馆,是新化县各乡镇开在省城的第一家乡村振兴体验馆,促进了科头乡特色农产品走出娄底、走向湖南,助力了全乡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段紫嫣 系新化县科头乡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