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钟山学院耆幼暖巢调研团实地调研南京市菊花里社区与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一老一小”协同共育的创新实践

2025-04-07 08:26:1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趋势加剧,“一老一小”群体的需求成为社会服务的核心议题。钟山学院儿童教育与人文学院耆幼暖巢调研团通过实地调研南京市菊花里社区与江北新区顶山街道,重点关注老幼共托服务中老年人健康照料、婴幼儿早期发展及代际融合的协同模式。访谈对象涵盖了老幼共托服务工作人员老人及其老幼共托家属。

耆幼暖巢调研团于2025年2月17日上午10点到吉庆社区,先来到抚育安吉庆社区园了解婴幼儿服务。顶山街道主打的是社区嵌入式托育点,抚育安吉庆社区园属于公办民营的性质,社区给了抚育安托育中心很多补贴,比如房租补贴,水电补贴,把孩子入托的费用普惠到周围的居民。抚育安吉庆社区园服务对象0-3岁婴幼儿,最小月龄5个月。该园配备有智慧托育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婴幼儿饮食、睡眠、活动数据,家长可通过系统远程查看。该园重视敏感期教育,针对语言、空间、触觉等敏感期设计课程,如五感探索、体适能训练等等。 该园一大特色是医育结合,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定期开展健康筛查(涂氟、视力检测),降低疾病风险。该园师资配置为乳儿班师生比1:3,托小班1:5,确保精细化照护。该园另一大特色就是每个月定期开展老幼共托的活动,二楼是养老中心,三楼是托育,活动选择的地点可以是二楼的养老中心,可以是三楼的活动大厅,也可以是在社区大院的场所。开展的手工类、奥尔夫音乐类、新年联欢主题类,老人和孩子进行一些代际的交流,开展的状况就是老人很开心,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包括他们对于尊敬老人的理念,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植入。小孩子的社会交往要更多地去观察到这个世界,在这个社区里面,孩子能够与外部进行这样的融通。接着耆幼暖巢调研团去往二楼的普斯康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顶山街道二楼的普斯康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5A级别的机构。在健康管理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慢性病监测与健康讲座,间接支持家庭育儿。老幼空间联动为二楼养老中心与三楼托育机构联合开展手工、音乐活动,老人通过陪伴婴幼儿缓解孤独感。

耆幼暖巢调研团于2025年3月14日下午2点到菊花里社区。耆幼暖巢调研团先跟随负责人刘老师来到一楼婴幼儿服务中心。在婴幼儿服务这一方面,因为居民需求的不同,菊花里社区主打的是公益半日托与代际互动。服务亮点首先是喘息服务,公益免费半日托帮助双职工家庭缓解育儿压力,老人可借此时间参与社区活动;其次会开展公益早教课程,促进婴幼儿认知与社交能力发展;最后是代际共融婴幼儿与老人共同参与节日联欢、生日会,增强情感联结。接着耆幼暖巢调研团来到三楼悦华养老集团在老年人服务方面菊花里社区则是侧重于精准帮扶与智慧养老。在分层服务中活力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失能老人享受上门照料;在代际活动中,老人与婴幼儿共同参与画展、手工课,传递传统文化。

两个社区的服务都颇有成效。顶山街道通过体适能课程使婴幼儿大运动能力达标率提高,实现了婴幼儿身体与认知提升。代际互动活动中,婴幼儿语言表达与规则意识显著优于家庭单独养育,说明代际活动有助于婴幼儿社交能力的增强。抚育安吉庆社区园普惠托育费用,托大班全日托低于2000元/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大多数家长认可服务专业性,家长满意度高。老幼共融的模式也让老人受益匪浅。 参与代际活动的老人抑郁情绪减少,社交活跃度提升,老人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老年志愿者参与服务,通过书法教学、科普讲解获得成就感,他们的社会价值得到了重塑。老幼共托代际协同效应明显,主要体现在家庭负担减轻,解放双职工家庭劳动力,缓解“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其次是老人向婴幼儿传授传统技艺(如窗花、书法),促进文化代际传递,促进了文化传承深化。

耆幼暖巢调研团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老幼共融存在核心挑战。婴幼儿服务这一方面,家长对低月龄送托存在健康与安全顾虑,参与率仅四成。老年人服务痛点为失能老人上门服务人力缺口大,适老化改造覆盖率不足。同时代际活动中交叉感染风险引发部分家庭抵触。老幼共融同样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例如活力老人与婴幼儿活动丰富,但半失能老人与低龄儿童服务覆盖不足;社区资金大部分用于基础照护,早教课程与老年文化投入占比低。

针对这些核心问题,耆幼暖巢调研团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要强化婴幼儿早期支持,鼓励“嵌入式托育点”普及化,设立“科学育儿指导站”,通过讲座与实操培训减少家长焦虑。其次要优化老年人服务网络推广“家庭医生+智慧养老”模式,实现慢性病远程管理,为失能老人提供“喘息照护补贴”,鼓励专业机构承接上门服务;同时要深化代际融合设计如开发“老幼共育课程包”(如传统手工、音乐互动),纳入社区服务标准化流程;建立代际活动健康筛查机制,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最后是政策与资金倾斜,希望政府将老幼共托纳入市级民生工程,按社区人口配比拨付专项补贴,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公益抵税”参与适老化改造与托育设施建设。

耆幼暖巢调研团认为,菊花里社区与顶山街道的老幼共托模式通过“一老一小”协同服务,实现了家庭减压、代际融合与社会资源高效利用。未来需以婴幼儿科学养育与老年人精准照料为双核心,构建“政策引导—社区落地—家庭参与”的全链条支持体系,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耆幼暖巢调研团)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