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始终牢记职责,立足党派特色,以创新为驱动,全面发力,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实现了新突破,成绩斐然,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搭建多元平台,广开信息之源。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深知,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基础。为此,他们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信息收集平台。线上,党员信息交流群成为党员们交流讨论的前沿阵地,热点话题在这里碰撞出思想火花,最新民意动态得以迅速捕捉。线下,下属各支部将讨论社情民意纳入组织活动的必备环节,每次活动都成为挖掘民意的契机。同时,在开展义诊、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活动时,党员们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将最真实的声音带回组织。结合农工党在医药卫生、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领域的界别优势,基层委聚焦这些重点领域。党员们凭借专业特长,深入关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医保政策落实难点、河流污染治理困境、人口老龄化应对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使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既有深度又具针对性,为后续参政议政工作筑牢根基。
打造专业队伍 ,提升信息质量 。人才是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关键。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精心选拔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且文字表达能力突出的党员,组建社情民意工作小组,让骨干力量成为推动工作的核心引擎。这些骨干积极参与各类调研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基层委重视全体党员的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全员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向党员普及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撰写的规范要求。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党员积极参与信息撰写,并给予一对一指导,帮助党员克服困难,逐步提高信息质量,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社情民意的敏锐捕捉者和优秀记录者。
优化工作流程 ,保障高效办理。为确保社情民意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流程。对于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安排专人进行细致分类整理。对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核实完善;对内容存在缺陷的信息,及时与提供者沟通补充。经过严格筛选,信息被分为重点信息和一般信息,以便后续精准处理。在信息报送环节,基层委建立快速报送机制。对于重点信息,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形成高质量稿件后及时向区政协和农工党市委会报送。同时,加强与接收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信息处理进度和反馈意见,并将采用办理情况反馈给党员,形成工作闭环,极大增强了党员参与工作的信心。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参与热情。为激发党员参与社情民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每年开展表彰活动,评选优秀信息员和优秀信息稿件,宣传先进事迹,树立榜样,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同时,将社情民意工作纳入党员年度考核体系,从信息撰写数量、质量、采用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党员评优评先、推荐担任党派内部职务紧密挂钩。这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党员的主动性,让更多党员投身到社情民意工作中来。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成果丰硕。多条信息被全国政协、农工党中央及省政协、农工党省委会采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农工党达川区基层委将继续秉持初心,深耕社情民意,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地方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熊浩然、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