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寒暑相消,大地褪去料峭。
娄底市娄星区大科街道湘中大道壹号公馆小区的居民李先生惊喜地发现:困扰已久的小区通道“肠梗阻”消失了!
占道的违停车辆、阻止占道的石头被“清运”一空,地面重新摆放了禁止占道的水马。这是娄底市城管执法支队城南大队联合市环卫处开展“畅通居民回家路”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大队创新“城管+环卫”协同机制,整治占道问题34起,居民投诉量同比下降29.2%,走出一条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让痛点变“攻坚点”。长期以来,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占道顽疾”屡治屡返:商户占道经营、装修垃圾堆积、非机动车乱停放、“僵尸车”挤占通道……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埋下消防、安全隐患。据12345热线数据显示,2024年该大队占道类投诉占诉求总量的32%,其中“通道堵塞影响出行”占比超半数。
“居民的‘堵心路’,就是我们的‘攻坚路’。”市城管执法支队城南大队负责人李国新表示,传统“单一执法”模式难以根治顽疾,必须打破部门壁垒。2025年伊始,该大队建立“日常联合巡查、问题联合处置、资源联合调配”机制,将环卫作业车辆、监控资源与城管执法力量深度融合,实现“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坚持协同作战,让“马路办公”见实效。行动以“清占道、清垃圾、清隐患,整设施、整秩序、整环境”为重点,针对老旧小区环卫提前介入装修垃圾清运,城管同步查处违建占道等方式;针对商圈背街,推行“错时执法+潮汐保洁”,早晚高峰环卫快速清理餐饮垃圾,城管严查占道经营,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
推进共治共享,激活社会化治理动能。以“城管进社区”为切口,将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统筹“城管蓝、环卫橙、园林绿”力量,推动“门前三包”等问题在社区化解;邀请商户、居民担任“城市管理群众监督员”,通过社区收集意见,建立“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闭环机制,实现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善治”的跨越。
“畅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民心”。该大队负责人李国新表示,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这场“畅通行动”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夯实了民生“里子”。正如居民李先生所言:“路通了,心顺了,日子更有盼头了!”
供稿 | 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