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船”承两岸,同舟共济——“船承两岸共楫队”走进船政遗址,探寻闽台青年文化融合新路径

2025-03-24 09:16:1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55399    

2025年3月23日,由福建师范大学“船承两岸共楫队”主导的项目研究《同根共忆:船政视域下闽台青年文化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顺利完成。该研究以福州船政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两岸青年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联结,探索通过船政文化为载体如何促进两岸青年文化认同的创新路径,为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聚焦船政文化,溯源共同记忆

研究团队以福州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调研地,重点走访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罗星塔公园等承载两岸共同历史记忆的场馆。通过实地考察,团队发现船政文化中蕴含的近代工业自强、抗战精神及革命志士事迹,是两岸青年情感共鸣的关键纽带。不仅如此,调研还覆盖长乐福建省委旧址、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林觉民故居等红色遗址,进一步补充“革命斗争”维度,丰富研究视角。

二、多元方法结合,倾听两岸声音

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定量(问卷数据)与定性(访谈案例)方法,量化两岸青年对船政文化的认知程度、参与频率及情感认同差异,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应用性。访谈对象包括船政文化研究者、场馆负责人,以及两岸青年学生、老师等。研究指出,两岸青年对共同历史的情感认同存在显著差异,需通过更具创意的叙事方式和互动体验增强文化共鸣。

三、多维赋能船政文化共同体构建

基于前期调研成果,“船承两岸共楫队”进一步细化实践路径,提出三大创新方向,推动船政文化从历史资源转化为两岸青年情感联结的鲜活载体。

(一)联合IP形象设计

打造沉浸式文化符号,设计船政文化和闽台文化虚拟IP形象,以年轻化语言传递红色精神设计。

(二)红色研学路线开发

串联船政遗址群,设计沉浸式研学项目,并在团队公众号上推出“云展厅”,吸引两岸青年参与,以青年视角重构历史叙事,产出文创周边等成果。

(三)教育推广新模式

联合闽台高校开展“船政文化与国家认同”通识宣讲,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实践”模式,选拔两岸学生担任“船政文化推广大使”,参与场馆讲解、研学活动策划,并通过社交媒体(公众号、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发布短视频、图文,形成青年主导的传播网络。

船政联名ip形象示例

四、以文化为桥,促心灵契合

展望未来,“船承两岸共楫队”负责人陈远真表示,船政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未来团队将持续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联合相关部门策划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助力构建“船政文化共同体”。研究相关成果已获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等单位的关注与支持,部分建议和成果将采纳使用。(供稿:林俊汝、陈远真  供图:周思瑶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