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非遗韵味迎春晖,传承精神展新篇

2025-02-13 08:55:0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延续文化脉络、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2025年蛇年春节也成为首个以“非遗春节”为主题的传统佳节。借此契机,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薪火承艺”实践队于近日组织开展了非遗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探寻非遗春节所蕴含的独特年味、人情味与文化味。在活动期间,实践队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漳州的春节非遗文化之中,深刻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底蕴。

年味篇:偶戏牵福至,水仙迎岁初

漳州布袋木偶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它又称“掌中戏”,以精湛的指掌功夫赋予木偶灵动的生命力,通过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木偶仿佛拥有了灵魂,能够生动地展现各种情感与动作。长期以来,布袋木偶戏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演绎着传统历史文化故事,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古老艺术,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自2021年4月起推出了系列儿童剧。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布袋木偶戏的表演内容,还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尤其是儿童,为这项传统艺术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复排经典儿童剧目,如《小猫钓鱼》《拔萝卜》等,布袋木偶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蛇年新春,社会实践队来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参加了“木偶送贺新春”活动。活动包括观看布袋木偶戏和手工DIY木偶。舞台上,《英雄王二小》刚结束,《武松打虎》就登场,木偶们灵动的表演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这些故事通过木偶重现,仿佛从历史中走出。社会实践队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感受到布袋木偶戏作为闽南文化符号,为蛇年增添了浓郁的年味。

水仙花作为漳州市花,漳州的年味 ,理应是水仙花的味道。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漳州水仙花具有球茎大、花枝多、花香浓、可雕刻四大特点,以其独特魅力成为漳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因水仙花象征着吉祥如意,每到新年,人们都喜欢清供水仙,以求新年好运。

社会实践队去往漳州圆山脚下的蔡坂村,拜访了水仙花雕刻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张文江,张文江先生为社会实践队演示了水仙花的雕刻手法,用刻刀塑形水仙的长势,让水仙花根据雕刻痕迹长出各式各样的形态。张文江先生怀着初心与坚守的使命,将雕刻技艺传承,精妙绝伦的水仙作品为充满花香的年味更添审美价值。等到水仙花香四溢,蛇年更添喜庆氛围。

人情味篇:一“片”一心意,情暖三冬寒

片仔癀作为漳州三宝之一,源于宫廷秘方,传承近五百年,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药,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片仔癀与护肤品产业的联合发展让更多年轻消费者可以从多方面体验去了解到片仔癀的历史底蕴与浓郁的人文情怀。无论是逢年过节片仔癀作为礼品去赠送,还是外地旅客来漳州旅游时作为伴手礼带回都体现了长命百岁的寄寓与万事顺遂的祝愿,浓郁的人情味尽显其上。

片仔癀作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此行博物馆的参观也让社会实践队进一步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了解片仔癀的现代化制作工艺,社会实践队领悟到中医创新精神,古老与新生的碰撞让历史悠久的非遗在新时代依旧能够为人们的健康出力,展现人情味的关怀。

文化味篇:绘年画古韵,剪纸上风华

漳州木版年画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也是本次春节申遗的重要代表性项目。它源于传统中国画,以线条为核心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喜庆迎新和辟邪两大主题。其作品构图大气、造型夸张,融合了北方文化的豪放与南方的细腻,展现出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

在手工艺人的巧手下,刻刀与木板的每一次碰撞都激发出绚丽的火花,让这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刀木交响中重焕生机。漳州木版年画寓意着祈福纳祥、驱邪避害和喜庆欢乐。当前,漳州各地正通过举办多样的年画展览以及开发年画文创产品来迎接新春。这些活动不仅为即将到来的蛇年增添了浓厚的年味,也提升了节日的文化氛围。

商学院的社会实践队参观展览馆旅程中欣赏着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画,赞叹其中精湛的手艺。指引着社会实践队与过去相见的不仅是一个个作品,更是那作品背后默默坚守的传承人,传承精神接力了一代又一代,他们是文化传承的新力量,是非遗文化的新未来。

漳浦剪纸融合闽越人文与沿海特色,从刺绣底样发展为独立美术形式,以花卉、鸟类等元素组合,形成“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的风格。社会实践队拜访第三代传承人游金美老师,体验立体剪纸技艺,感受到她对剪纸的热爱和传播文化的坚守。此行让队员们领悟到“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认识到手工艺人坚守初心的重要性。新一代人需在学习和磨砺中坚定信念,重塑意志。

正所谓:“剪随心动”,非遗传承人在剪刀穿梭之间投注心力与精力,赋予纸张以生命的精彩与变化。这看似单薄轻盈的纸张,实则承载着厚重而深沉的期许与愿景——它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无尽向往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悠久文化深沉情感的真挚表达。而正是这绵延不绝的剪纸文化,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着中华大地,使之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与盎然活力。

在蛇年新春之际,非遗文化与传统佳节交相辉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社会实践队在首个非遗主题的春节活动中,踏上了一场追寻文化根源的旅程,深刻领悟到“文运同国运相牵”的深刻内涵。漳州的非遗文化在细节之处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的厚重感。

“文化依附于物质而传承,民族精神贯穿于其间;文化脉络相连,繁荣共见。”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开创。在这次研习过程中,社会实践队不仅感受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深刻体会到了传承非遗手艺的紧迫性。社会实践队希望在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持续为文化之树的常青而奋斗,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