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顾海秀 赵洁)12月23日上午,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黄垅隧道内机械轰鸣,工人们身穿反光马甲、头戴安全帽正在紧张作业,为实现洞通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随着现场指挥人员的一声令下,伴随着工人们的欢呼声,隧道顺利贯通。至此,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4座隧道已全部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取得重大胜利,也为明年实现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黄垅隧道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钱铺镇,是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施工中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隧道全长779m,最大埋深约为47m,最浅埋深仅1.8m,围岩级别以Ⅴ级为主,为单线有砟隧道,采用单向掘进施工;隧道存在埋深浅,围岩软弱,作业风险极高等施工难点,被中铁二十局定为“一级”高风险施工。
“由于黄垅隧道为单线单洞,断面尺寸小,施工车辆调度、台车行走、管线铺设等工序交叉干扰大,地质复杂、建设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克服这些施工不利影响,我们项目优化施工流程,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落实。我们还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开展专项安全技术交底20余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实现隧道施工零事故。”项目总工程师高剑介绍。
困难绝不止于此。隧道开挖施工至D2K28+468到D2K28+520段时,最浅处二衬覆土深度仅为1.8m,洞顶处为山脊间冲沟,地表覆盖植被繁茂,块石凌乱,道路狭窄,施工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岩层薄而弱,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这一问题,该项目结合隧道掌子面围岩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改变施工工艺,缩小开挖进尺,并严格控制隧道掌子面、初支到二衬的安全步距,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和安全交底,全力克服困难,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隧道施工的安全稳定。
高剑表示,下一步还需完成隧道内衬砌、水沟电缆槽等施工,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将继续发扬不怕困难敢打硬仗的铁军精神,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赶进度保质量,全力以赴推进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建设。
据介绍,铜陵港江北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是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加快多式联运建设,推动安徽省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促进铜陵江北港区及临港工业发展,加快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长三角互联互通,对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