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建国75周年 中医药更辉煌

2024-09-28 20:57:35    来源:基层网    访问:    

清末西方列强全面入侵中国,西医随之强势传入。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为迎合西医而歧视摧残中医。民国教育部订立了诸种教育法令将中医没有列入教育内容。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即废止中医案,中医从此进入了低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医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7年《中医药法》颁布实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这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取得显著成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截至2024年9月,共发布113项ISO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药治疗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达到24.62%,2023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均高于90%。中医药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建国75年,中医药迈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时代。

一、中医药理论日臻完善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基了中医药理论基础,还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科学成就。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经典之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在全世界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理论和实践,是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人敢于担当,中医药理论日新月异,统一编著了中医药高等学府的本科、研究生教材以及中医名家著作等。我国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有中医药各类标准3000多项。目前已制定中医药推荐性国家标准77项、中医药地方标准1000余项、中医药团体标准2500余项。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13项。吴以岭院“络病理论”、仝小林院士“态靶理论”、赵步长“脑心同治理论”、彭清华“眼科活血利水法”等新理论不断涌现。因此,中医药理论日臻成熟完美,中医药标准化日趋完善。

二、中医药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中医药有五大特色优势:个性化的辩证论治、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中医药以其独有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生命观”、“天人合一、形与神俱的整体观”、“三因制宜、精准治疗的辨证观”、“调治手段、用药取向的天然观”、“治未病、调养结合的预防观”、“简便廉验、应用广泛的为民观”、“起居有常、食疗养生的生活观”等,为中华民族繁衍荣昌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医药在治未病能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能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能发挥核心作用。中医确实能治病,不但能治疗小病、慢病,而且能治疗大病、急症,更能治未病、疑难病。上海曙光医院的针刺麻醉、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2019年2月24日特朗普签署了H.R.6的法案,将针灸、医疗按摩等都列入待评估的替代性疗法。抗疟药物青蒿素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洲)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团队研究发现,青蒿素还能治疗红斑狼疮,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分别超90%、80%。因为临床疗效好,老百姓看病找中医的越来越多,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5.4亿,比上年增加3.1亿人次,增长25.3%。在养生保健方面选择太极拳、气功、穴位按摩等中医养生方法和中医养生保健产品;从神舟七号开始宇航员都吃"太空养心丸"来强身健体和防治空间运动病。中医药在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持续发挥,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做出了较大贡献。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三、中医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中医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优秀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新动能,为实现人口的现代化提供重要健康保障。中医药有助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助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医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健康老龄化等方面大有可为。

1.独特卫生资源。中医药以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的优势,在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提供了“中国式医改办法”的一条独特捷径并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医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健康保障。

2.原创科技资源。中医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我国最具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的医疗工具、诊疗方式、中药种植采摘技术、中药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电子图谱构建等科技不断创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荣获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并于2015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全世界对中医药科研的充分肯定。因中药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王振义、陈竺获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陈竺因该项目获2018年舍贝里奖。“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医药领域共获得23项国家级科技奖项。

3.优秀文化资源。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中医药文化,是繁荣中华文化的有力举措。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人文关怀,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中医药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仅能修心养性,而且用中医药思维能治家理政。130余个中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据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显示,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在国外排第1位,在国内排第2位,中医药成为了外交名片,为中国形象代言。中医药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属性,体现的是医学和人文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医学层面的统一。中医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保障。

4.巨大经济资源。利用好中医药的经济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富民产业。中医药涉及产业链条极长,吸纳从业人员多,中医药产业覆盖种植、研发、生产、流通、服务、贸易、旅游、医疗、养生保健等多元化产业体系,能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023年中药市场规模4800余亿元,到2026年中药市场规模达到15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产值将超16万亿,而中医药占有重位乃至主导地位,将超三分之一。中医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经济保障。

5.重要生态资源。中医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中医药源于自然,具有天地一体、天地人和的整体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药材种植与实施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等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形成青山绿水,美好绿化生态环境。造就金山银山,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如推拿、太极拳等绿色生态疗法对自然零破坏的特色优势,在治病疗疾、养生强体、延年益寿时能愉悦享受中医药的生态自然之美。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供稿 | 湖南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罗建国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