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隆昌市统计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统计监督与调查业务有机贯通,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统计支撑。
一、在监督管理上用“加”法,提高工作标准
(一)创优执法检查新方式。全力推行“月备案+季备案”双报备机制,每月(季度)末制定下月(季度)检查计划,每月(季度)初总结上月(季度)检查工作实施情况,切实强化计划审查和协调联动,及时利用微信、QQ邮箱等媒介向市司法部门上报月份检查计划总结、季度检查计划总结和年度检查计划总结,提高执法检查的针对性,防止执法检查的随意性,减轻统计调查对象负担,提升统计执法监管实效。
(二)探索数据核查新模式。健全完善统计数据核查制度,规范执法工作流程,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核查等手段实施非现场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扰,破解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二、在统筹兼顾上用“减”法,压缩检查频次
(一)运用信息技术赋能统计监督。锚定“放管服”改革目标,落实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规范统计执法程序,借助“互联网+监管”平台一体推进统计数据质量核查与互联网监管,根据权责清单和部门职能,在已有监管事项清单基础上,梳理完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事项清单,明确监管措施及检查内容,厘清监管责任,同时做好系统录入工作,实现监管事项认领率及检查实施清单编制完成率全达标。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使用“双随机、一公开”平台,严格按照抽查方案进行双随机抽查,实现对工业能源、商贸服务、固定资产投资、建筑房地产等企业(项目)的实地检查。
(二)部门协同配合提高监管质效。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内江市隆昌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精心制定联合检查实施方案,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合理扩大联合监管对象范围,对统计调查对象依法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依法报数情况开展检查。严格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在每月1-20日这个规定时间段内,不以任何形式开展执法检查,让企业静心经营发展。
三、在指导服务上用“乘”法,夯实业务能力
(一)纵深推进统计法治宣教活动。借助“政务公开日”、“统计开放日”、“宪法日”等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着重讲解“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要牢记的“2个不得”、“统计数据不真实的主要危害和产生的严重后果”及“统计调查对象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党纪政纪责任”等,进一步增强被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法规意识。将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执法检查全过程,结合统计违法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切实筑牢统计法治思想防线。
(二)深入基层一线倾力帮扶指导。各专业人员定期下沉企业调研生产经营状况,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在困难和问题,严格做到“纾难解困、应帮尽帮”。认真开展业务指导,向被调查对象详细讲解企业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操作方法、统计报表时间节点、统计指标涵义和取数口径等,要求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设立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数据来源档案,加强统计台账及原始记录规范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四、在防惩造假上用“除”法,规避潜在风险
(一)始终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将“牢牢守住数据质量生命线”这一根本要求贯穿于统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严格把控数据质量,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全力确保各项统计数据实打实、硬碰硬。以数据质量核查、经济普查数据审核、入退库核查等为契机,按照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办法和报表制度管理规定,重点加大对工业、商贸、固投、建筑房地产等重要指标数据的核查力度,从结构、趋势等方面准确反映月度、季度、年度经济运行态势,深度剖析指标的增减变动因素,对经济走势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进行科学预测预判。
(二)着力发挥统计监测预警职能。提高“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分析”全流程服务水平,加强统计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挖掘特点、亮点、突出问题和变化趋势,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积极做好经济指标监测工作,通过编辑统计月报、撰写经济分析等形式监测全市经济运行趋势。采取工作提醒、查询等措施,督促调查对象强化法治意识、依法履职尽责,杜绝统计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尽最大努力规避统计造假带来的风险和影响。(李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