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以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他们巧妙地运用“宣讲+”的创新模式,将传统宣讲与现代元素相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红旗渠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界限,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
一、宣讲+志愿服务:爱心织就温暖网
在濮阳县子岸镇政府与光华社区,宣讲队成员的身影忙碌而坚定。清晨,他们手持扫帚,一帚一帚清扫着路面,汗水沿着脸颊滑落,却无暇顾及,这份默默付出是对无私奉献最质朴的诠释。随后,他们换上温和的笑容,走进社区,为独居老人送上新鲜果蔬,与困难家庭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最真挚的关怀。宣讲活动中,他们不局限于空洞的讲述,而是结合身边小事,讲述红旗渠精神的点滴体现。从帮助邻里解决生活难题,到共同维护社区环境,每一次的实际行动,都是对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生动注解。
宣讲队员为濮阳当地小朋友讲述红旗渠历史
二、宣讲+文艺:艺术绽放精神花
为了让红旗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宣讲队创新地将宣讲与文艺融合,让精神的力量在舞台上绽放异彩。在忠义爱心粥屋的晨光中,队员们以歌传情,以舞寄意,将《如许》的温婉、《安阳师范学院校歌》的激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豪迈,化作一股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荡在每一个听众的心头。文艺的翅膀让红旗渠精神飞得更高、更远,它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让人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宣讲队在粥屋带领老人们跳健康操
三、宣讲+文旅:行走间感悟历史魂
“两站一车”的文旅宣讲是宣讲队对红旗渠精神传播方式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在火车站与高铁站的匆匆人流中,宣讲队成员们成为那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手持宣讲展板,面带微笑,用心讲述每一块石头背后的故事。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和诚挚的邀请,让历史的温度触达每一位旅人的心田,激发起对红旗渠无限向往的热情,促使他们踏上这片热土,亲身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让红旗渠精神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成为激励前行的永恒灯塔。
宣讲队员在安阳东站对旅客进行宣讲
四、宣讲+手工制作:匠心传承精神根
在安阳易园公园的“红旗渠变废为宝”活动中,宣讲队成员们巧妙地将手工制作与宣讲相结合,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红旗渠精神的真谛。红旗渠纪念碑造型的剪纸、红旗区青年洞手工剪影、铁锤折纸……每一份作品都承载着对红旗渠精神的敬仰与传承。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不仅学会了技艺更在心中种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种子。这种匠心独运的方式让红旗渠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宣讲队员与小朋友合照
五、宣讲+实践:足迹见证精神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宣讲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组织实地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等活动让听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那份震撼与感动。每一步脚印都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深刻致敬;每一次回望都是对那段光辉岁月的无限感慨。在实践中听众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宣讲队员在红旗渠纪念馆中宣讲
据了解,“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立足地域特色、深挖红色资源、结合专业特点、立足学科优势,以宣讲红旗渠精神为主题,采用“宣传+文艺、宣讲+实践、宣讲+志愿服务”等形式,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各项宣讲活动、志愿服务、基层调研,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实质,广泛传播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永恒价值。该项目已经连续开展14年,团队的足迹遍布6省15余市,累计开展近千次的宣讲活动,宣讲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