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浙建集团试运行近半年的剩余工程物资处置与交易平台“咸渔台”终于正式上线,这是浙江省首个建筑行业剩余工程物资处置交易平台,标志着浙建集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迈出新步伐。
图为“咸渔台”发布会现场
据悉,“咸渔台”(网址:https://sywz-mall.hibuilding.cn/)是浙建集团贯彻浙江省委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依托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优势,推动数字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为广大建筑业企业搭建交易平台,提供交易、金融、物流、仓储、数据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切实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塑传统行业新优势,推动建筑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当前,随着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筑行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建筑安全标准,传统建筑行业亟待通过科技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低碳发展、绿色建筑正成为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新风向。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浙建集团一直关注于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和绿色建筑发展,在浙江省建筑行业首创提出“智慧工地数字平台、浙建云采集采数字平台”等一系列新举措,为建筑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浙建样板。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剩余工程物资的处置与交易,属于建筑行业内的新生事物。“咸渔台”的发布,推动剩余工程物资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规范管理、数字化精准交易、多轮次循环利用跃升,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浙建方案。
图为“咸渔台”操作系统“驾驶舱”
“循环经济”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浙建集团精准研判、深刻洞察建筑行业发展动态,聚焦“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以开发“咸渔台”为契机,融入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引导建筑企业加快工程物资循环利用,打造绿色环保、多方共赢的服务平台。
据了解,浙建集团每年在建工程项目有1000多个。有了这个“咸渔台”,哪些项目即将竣工,哪些项目快要启动,哪些剩余工程物资可以循环利用、哪些项目急需采购工程物资,在这一交易平台上都可以一目了然,巧妙解决了剩余工程物资需求方和处置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难题,免去了市场询价、现场考察、层层上报等环节,提升了线上成交和线下配送效率。
从使用系统数据分析,该系统平台测试应用阶段,便得到了众多处置商的关注和参与,共吸引了40多个处置商入驻试用。处置商纷纷表示,“咸渔台”的应用,促使剩余工程物资的处置率明显提升,处置时间大为缩短,项目建设成本大为降低。
图为“咸渔台”操作系统界面
“精细服务”提升企业竞争硬“核”力
“咸渔台”将建筑供应链上的供应商、采购商、服务商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易以数字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数据空间,创造新的活力。
在管理体系建设上,浙建集团从规范剩余工程物资的管理、方便处置商使用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剩余工程物资评估及处置规定,对拟处置的剩余工程物资建立评估体系。完成评估后,处置商只须在“咸渔台”上上传实物照片(视频)、决策文件、评估材料等相关资料。待完成审批后,处置商即可直接在处置平台上实施合规处置和公开竞拍交易。
“咸渔台”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服务”相融合的模式,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剩余物资处置解决方案,为处置商提供业务对接解决方案,通过解决处置商“收尾端”和“开门端”交易渠道固化、资源分散、信息闭塞等问题,最大限度实现溢处置价,推动实现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各方的价值共创。
图为该工程项目通过“咸渔台”实现建筑工程物资有效保供和处置交易
“阳光服务”促进建筑行业廉政建设
“咸渔台”的应用将剩余工程物资的处置和交易活动实现“阳光服务”,以数字化手段对工程项目上可周转物资与剩余工程物资进行数据集成和融通,搭建起内外部信息共享通道,覆盖评估、处置、转让流通全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可以全流程追溯,既有效规范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物资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又扎紧了廉政建设的篱笆,实现了建筑领域的廉政创新。
“浙建集团对‘咸渔台’未来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要打造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新的增长点,成为浙江建筑企业工程物资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治理样板,成为浙江省属国企和建筑企业深化清廉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浙建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建集团将坚持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咸渔台”,为广大处置商客户提供采购、租赁、出售、回收、维修、处置等更多精细化服务,实现从单纯提供交易平台向提供多样化增值服务方案转型,推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瞿伊馨 范小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