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全媒记者聂烽 匡柏学 通讯员杨海峰 龚晓红
10月15日,位于归州镇中心卫生院的秭归县江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挂牌成立,护士王海燕将告别县城的车马喧嚣,到归州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我打算找李丹丹取取经。”
王海燕口中的李丹丹,已在位于两河口镇卫生院的秭归县江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工作了2个月,开始习惯了乡镇没有娱乐活动、早早入睡的生活,每次休假回秭归县城甚至还有些不习惯。
和她们俩一起下派到区域医疗急救中心的,还有2名医生和2名救护车司机,都来自秭归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据了解,秭归为解决全县半数以上乡镇距离县城太远,导致急重症患者医疗急救极为不便的难题,该县卫健局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委托秭归县人民医院牵头,配置2台救护车,下派4名医护人员,在区位优势明显的两河口镇和归州镇建立江南和江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
“两个医疗急救中心辐射人口近20万人。”秭归县卫健局局长谭国际说,可彻底解决7个偏远乡镇危急重症患者急救不便的难题,将过去的急救时间至少缩短了一半。
一年接诊311次
救治304名危急重症患者
去年8月,秭归磨坪1名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秭归县江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后,一路派120急救车赴磨坪接患者,另一路从茅坪血库调取血浆,90分钟后,患者到达急救中心得到及时救治。
同年10月19日,磨坪1名有高血压病史的脑梗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在乡卫生院治疗后,仍处于昏迷状态,急救中心接诊后,从出诊、做CT到办理入院,仅用了2个小时。
对这几次急救接诊,秭归两河口镇卫生院副院长韩卫记忆犹新,如果回到2年前,这些患者都需要送至县人民医院救治,救护车一来一去需要近6个小时,“有些危急重症患者根本等不了,可能在半路就会因为错过急救时间而失去生命。”
据了解,秭归县江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主要涵盖两河口镇、磨坪乡、沙镇溪镇、梅家河乡和郭家坝西部部分区域的5个乡镇10余万人口,这些区域距县城最近得2个多小时车程,最远达到了4个小时车程。
在该中心挂牌成立2个月时,秭归县卫健局曾就接诊数量及类型进行了统计:接诊患者56人,其中心脑血管患者20人次,骨折等外伤患者17人次,消化道出血患者5人次,其他疾病类14人次。
截至上周,该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共接诊311次,接诊患者304名,其中心脑血管患者、严重外伤患者、脏器出血患者和孕产妇患者占七成以上。护士李丹丹到两河口2个月时间,就接诊了40多次。
“这些患者所在村组,最远的地方距县城有4个小时车程。”秭归县卫健局局长谭国际告诉记者,“这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一台CT机用处大
检查结果可实时上传
10月15日下午,记者在两河口镇卫生院看到,秭归县江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设置在卫生院大楼与街道平齐的2楼右侧,虽然规模不大,但各个区域设置十分齐全。
与当天挂牌成立的江北医疗急救中心一样,这里也有一台CT机。
在乡镇卫生院使用CT机,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趋势。“千万别小看这台CT机,投入使用至今,已挽救了至少10名患者的生命。”两河口镇卫生院内科医生余昊告诉记者。
余昊仍记得去年9月17日晚上的那一幕。
梅家河乡74岁的贾学秀老人夜里突然出现胸疼症状,急救中心接诊后,立即对老人进行了CT检查,最终确诊系主动脉夹层,需要送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换作急救中心成立前,老人可能需要送到上级医院进行检查,途中有3个多小时时间,医护人员可能无法对症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余昊说,“在镇卫生院CT检查确诊后,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最为关键的是,CT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到上级医院,患者还在转诊途中时,上级医院就可以提前根据急救中心的检查结果进行准备。“不仅有CT检查结果,还有大量基础检查的结果都会第一时间上传。”韩卫说,“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时,手术室就已经准备好了,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医疗力量得到加强
镇卫生院接诊量提升四成
对急救中心设立一年多带来的变化,韩卫欣喜不已。
这个欣喜来自周边乡镇居民对基层医疗水平的赞赏,也来自卫生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年轻医生水平的提升。”
在两河口镇卫生院外科医生张永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朋友圈截图,内容是他老家的一名李姓村民表扬急救中心和卫生院。
这名村民的父亲在今年6月不慎摔倒出现内出血,从梅家河卫生院紧急接诊到急救中心。“接到时已处于休克状态,脸色苍白。”张永说,“经过CT检查后确诊为脾破裂,连夜手术,很快就稳定了病情。”
谭国际介绍,秭归县江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设立后,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与急救中心打通使用,卫生院的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与县医院下派的优秀医生一起,参与急救的次数大幅提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水平也不断提高,“提高了两河口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和周边10万百姓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以往因为检查手段不够齐全,当地的患者做CT检查必须到县城,有些患者为不耽搁农活不愿去,导致小病拖成大病。
“以前卫生院无法做CT检查,疑难杂症患者只能去县医院检查就诊。”韩卫说,“现在有了CT机,卫生院医生就能根据检查结果对症下药。”
两河口镇卫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卫生院的普通门诊接诊数量超过往年同期近4成,且来自于磨坪、梅家河和沙镇溪等周边乡镇的患者数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两河口镇俨然已成为秭归江南西部乡镇的“医疗中心”。
市县乡一体急救体系
预计明年全市实现全覆盖
秭归县作为宜昌最早尝试在乡镇设置医疗急救中心的山区县,一年多来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当地打造30分钟医疗急救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谭国际表示,下一步县卫健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打通县域内长江干支流水上医疗急救通道,并规划空中救援站点,全面打造县域水陆空一体化医疗急救体系。
今年7月6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117场新闻发布会,时任省卫健委副主任涂远超在会上介绍,全省将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重点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院前急救网络。各市(州)、县(市、区)建立独立的指挥型急救中心,每个建制乡镇(街道)至少设立1个急救站。同时,提出了全省各市(州)中心城区打造“10分钟急救圈”,县市打造“30分钟急救圈”。
今年7月15日,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次日,市卫健委党组书记顾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宜昌还将进一步优化急救中心站点布局,完善“水、陆、空”立体救援网络,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非中心城区“15分钟”、县市“30分钟”急救圈。
10月20日,宜昌市急救中心主任史俊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宜昌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市县乡一体急救体系,分别在点军区桥边镇及高新区白洋片区等10个区域设置了乡镇医疗急救中心,夷陵区也在乡镇一级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急救中心的探索和实践。
史俊林介绍,城区及秭归近年来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宜昌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非中心城区打造“15分钟急救圈”和县市区打造“30分钟急救圈”积累了大量经验,目前市县乡一体急救体系正在稳步推进之中,预计明年底以前在全市实现全覆盖。
成立1年多的秭归江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救治了304名危急重症患者。
10月15日,秭归县江北区域医疗急救中心在归州镇中心卫生院挂牌成立。
(三峡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柏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