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11月16日讯(记者袁通杰 通讯员蔡政旺)近年来,邵阳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思路,切实统筹财政资源,筑牢基本民生底线,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疫情防控聚民心,群众看病就医有保障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财政部门坚持人民健康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强化财政保障,出台《疫情防控防治专项经费及物资管理细则》,坚持特事特办,压实主 体责任,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防治资金10.5亿元,通过医保基金上解新冠病毒疫苗采购资金7.18亿元,并安排疫苗接种费用8662.62万元。同时,财政部门立足实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达到580元/人,个人缴费达280元/人。全市共有646.03万居民参保,基金规模达到55.5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达到37.47亿元。居民住院县乡两级补偿比例达到75%以上,不断完善普通门诊、“两病”门诊用药保障、特殊门诊等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就业优先得民心,群众稳岗就业有保障
全市财政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落实稳企稳岗就业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统筹用好各类就业资金,促进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局势稳定,为经济稳定复苏注入强大动力。2020-2021年全市共筹措资金54544万元支持就业工作,共为475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992.89万元。特别是2019年以来,全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累计投入1.64亿元,对企业员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培训12.2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万余人。同时,配合出台《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邵阳市应对疫情帮扶企业招工用工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
三、社会救助稳民心,群众“两不愁”有保障
全市社会救助投入不断加大、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救助范围不断拓展,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底线公平。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17-2021年全市共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62.26亿元,确保低收入、孤儿、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生活保障到位。到2021年,全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分别由2017年的420元/人.月、278元/人.月提高到570元/人.月、381元/人.月;全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分别由2017年的3026元/人.年、153元/人.月提高到4380元/人.年、241元/人.月;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从2017年的50元/人.月提高到70元/人.月。
四、社会保险暖民心,群众参保缴费有保障
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统收统支统管的省级统筹,稳步推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新制度参保,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工伤和失业保险扩面进展明显。到2021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85.41万人,基金收支结余达59.62亿元,基金支撑能力日趋稳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5.85万人、35.08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为5.2亿元、3亿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连续17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21年月人均水平达到2251.06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55元调整到113元,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的90%,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