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离婚,就是希望对方也不要提太多条件。”“好的,我们法院现在是通过微信分别调解,我会和对方沟通。”近日,湖南平江县人民法院利用微信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案件,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1996年,李某和刘某在广东打工相识相恋,1998年,双方登记结婚,2000年3月生育长子,2008年6月生育次子。婚初,双方夫妻感情尚可,后来在共同生活期间,因性格不合,经常发生争吵,双方于2015年开始分居至今,现李某诉请离婚。
主审法官在向被告电话送达起诉状副本时,发现李某是第二次起诉离婚,且双方确实已经分居长达5年,于是便询问刘某的调解意向,经刘某同意后,在主审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在微信上展开了调解。首先,双方当事人均持身份证拍照核对身份。然后,法官将李某提供的诉状及证据拍照送达给刘某,确认了双方的婚姻基本情况及子女生育情况。长子已成年,双方为小儿子的抚养权争执不下,法官给双方明法析理,结合现在小孩的生活环境,采取背对背的方式不断给双方做工作,建议父母双方要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不要改变小孩的现有生活学习环境。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线上”调解,李某最终同意让小儿子继续跟随父亲刘某共同生活,并且双方一致同意为了孩子以后保持良好的沟通。
法官说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我国纠纷调解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更加具备创新意识、跨界意识及联通意识。鉴于中国家庭血浓于水的思想传统,以离婚纠纷为代表的家事审判中,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往往充斥着爱恨交加、情理难融的情绪,最后常常演变成两个家庭的“孩子争夺战”。
目前,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社交聊天工具,通过法官的主持,利用微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当事人以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有效过滤很多激烈的情绪,让大家更加理性、体面地解决家庭问题,这是线上调解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