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以基层善治,托举民生幸福

2025-05-26 11:15:3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 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也是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到信息化支撑、智能化应用,一系列举措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优质便捷的服务。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基层治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紧密;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基层治理的人才队伍还不够稳定,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影响了民生保障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创新基层治理理念、机制和方法,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要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要完善治理体系。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依法依规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治理平台,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要激发社会活力。基层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要加强社区自治,完善居民自治制度,拓宽居民参与渠道,让居民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志愿者、乡贤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提升服务能力。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优化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根据群众需求,精准提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以基层善治托举民生幸福,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