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对接听障老年群体在法律知识普及与日常拍摄技能提升方面的现实所需,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无声法援,手语护耆”助残青年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团队”)走进重庆市磁建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以“规范拍摄,合法用图”为主题的普法宣传与拍摄技巧教学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与何警长合照 摄|杨娇)
上午九点,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一级警长何巧出现在服务站门口。作为“巧姐无声警务室”的创始人,她与这里的听障老人早已建立了深厚联系。她用手语致以亲切问候,简单熟练、自然流畅的动作无声地传递着拳拳关爱。这位扎根基层多年的民警,已累计帮扶听障群众4900余人次,是大家心中信赖无比的“贴心人”。得知当天举办的普法活动,她主动用手语引导和鼓励老人们学法、知法、懂法,提升法律素养。老人们纷纷以热情的手语回应,表达对何警长和团队成员的肯定与称赞。现场阳光和煦,氛围温馨而融洽,无声的交流流淌着浓浓的温情。
(图为何警长与老人交谈 摄|杨娇)
(图为何警长与老人交谈 摄|杨娇)
上午十点半,普法宣传正式开始。志愿者们结合图文案例,通过手语翻译、情景演示等方式,向老人们细致讲解拍摄的“可为”与“不可为”:一图一语明晰“拍照边界”,一比一划阐明“场所禁忌”。老人们专注倾听,不时用手语提问,志愿者们耐心逐一解答,知识竞答环节充满乐趣,法治意识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图为团队成员给老人普法 摄|杨娇)
紧随普法之后,实用的拍摄技巧教学如期展开。志愿者们纷纷举起手机,俯身贴近、手把手教老人们操作,从对焦技巧、光线利用到构图方法,一一细致介绍。一张张照片,捕捉的不只是简单的物件,更是一段段浓浓的情意。老人们积极尝试,在志愿者记录他们的同时,他们也举着镜头,珍重地记录下与志愿服务团队共处的每一段温馨动人时光,让光影交织,定格此刻温情。
(图为团队成员教老人拍摄 摄|杨娇)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组织了“趣味套娃”和“纸编纳福”互动游戏。老人们分组协作,有的专注套叠纸杯锻炼协调;有的跟随步骤折叠彩纸编织图案。指尖灵动配合手语交流,服务站内暖意融融。临别时,团队为老人们送上眼罩小礼物,衷心期盼这份心意能缓解他们平日的劳倦辛劳。一张张定格的笑颜将此刻的浓情关切盈盈盛放,比春风更能熨帖人心。
(图为团队成员送老人小礼物 摄|杨娇)
此次活动将普法宣传与技能教学相结合,让听障老人们既懂法、学会拍照,更感受到社会关怀。团队负责人廖云帆表示:“我们将根据老人需求,持续开展手语普法小剧场,延续“无声法援,手语护耆”的初心,让‘听得懂’的法和‘用得上’的技能常伴他们左右。(黄欣怡、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