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沿阵地,到实现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产业化;从翱翔太空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到刷新世界深海钻探纪录的“海牛二号”……“湖南智造”“湖南创造”勇立潮头、扬帆破浪前行。
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紧盯“高”的目标,湖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锚定的发展定位,高效率高标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抓实“四个着力点”,在产业变革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盛夏长沙,长沙黄桥大道与枫林路交会处,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呈现出“边建设边投产”的火热景象。
在最先矗立起来的挖掘机装配车间,生产线上的“工友”大多是“机器人”。“每6分钟即可下线一台挖掘机。”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长沙基地副总经理朱彦辉介绍。建成后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上半年实施19个投资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推进275个制造强省重点项目,加快布局信创工程、楚微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国商飞地面动力系统试验平台等战略项目。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华菱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推动产品向前端、尖端、高端进军。华菱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1115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业绩,全力冲刺进入“世界500强”。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全省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4家,累计达到1301家,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力军。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
今年来,我省重点实施“十大产业项目”,进一步放大湖南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6月23日,“十大产业项目”之一的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点亮,标志着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在长沙建成。上半年,“十大产业项目”预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0%以上。
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项目成为“磁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加快贯通融合,构建优势产业“生态圈”。今年3月,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中,长沙工程机械、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榜上有名。5月,第二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上,全球“高手”同台竞秀,工程机械湘军展现“东道主”的风采与实力,“工程机械之都”进一步扩大“朋友圈”。
把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攻方向,“3+3+2”产业集群成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主战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奔向世界级;信创产业、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瞄准国家级;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未来产业培育壮大。
瞄准“四个制高点”,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抢占战略制高点。湖南瞄准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推动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人才从高原向高峰攀登、产业从基地向高地迈进。
瞄准产业制高点,攻克关键技术。“卡链处”“断链点”在哪里,创新的“火力”就集中攻坚哪里。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先后取得核心技术10多项,高端液压元器件、大型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湖南制造”加快向“湖南创造”转变。
瞄准技术制高点,抢占先发优势。坚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今年来我省重点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供了科技支撑。楚微半导体的功率芯片产品合格率突破97%,湖南功率半导体产业加快从“跟跑”到与国际巨头“并跑”的重大跨越。
瞄准人才制高点,打造人才高地。“谁能干就让谁来干!”今年来,省科技厅针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实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制;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建立技术人才需求目录和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等机制,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瞄准平台制高点,培育创新引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长沙)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相继获批,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实体化建设加快,中南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长沙市、衡阳市跻身全国50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创新动力澎湃,更多“首套首台首批首创”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上半年,全省新入库59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83.7%,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3倍。
突出“四个关键点”,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再攀高峰
“喝杯咖啡的时间就办好了。”湖南旺德府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近日,她准备办一张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线上提交半个多小时后,就收到了电子证照结果,便捷程度出乎意料。
去年9月获批的湖南自贸试验区,成为改革开放“新地标”和“试验田”。目前,湖南自贸试验区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76项。三大片区新设立企业4832家,引进重大项目223个,投资总额2036.82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79.58亿元。
增强自贸试验区带动效应,落实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以改革为动力,湖南的开放步伐持续加快。
突出“两端、两有、两带动、一环境”等“四个关键点”,湖南开放的步伐愈发坚实。6月,永州经开区、邵阳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园区。随着长沙-法兰克福哈恩货运航班起飞,全省航空口岸在飞货运航线达到13条;中欧班列保持“天班”稳定开行,上半年共计发运班列384列。
对外贸易稳中有进。湖南邵阳阳光发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将收购来的头发,加工成3000多种发制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工程机械、益阳竹制品、张家界粽叶……特色出口产业集群,带动我省外贸数据一路飘红。1至6月,我省进出口总值26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
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地。上半年,全省合同签约86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0个,投资总额1632.98亿元,来湘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79家。
“湘企出海”势头十足。中车株机中标墨西哥城地铁一号线整体现代化PPS项目,涉及合同额18.66亿美元,是我省最大的成套设备出口带安装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
眼下,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在紧密筹备中,邀约采购商已突破5000人。期待这场主题为“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的盛会,助力湖南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新征程上再攀高峰。
(文/曹娴 黄婷婷)